解读人:水利局副局长徐树发
弋阳县大数据发展服务中心水利局在弋阳县大数据发展服务中心行政中心会议室召开了2021年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动员会。县政府副县长郑晓政出席会议并讲话,县水利局局长宣莉君主持会议,副局长徐树发解读了《弋阳县大数据发展服务中心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解读内容如下:
一、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起草背景
全面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从战略和全局出发,着力推进水利发展方式转变而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从2014年起,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连续五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纳入国务院对地方政府的量化目标考核并作为粮食安全政府首长责任制考核,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的重要参考。2016年,国务院正式提出利用十年时间,建立健全合理反应供水成本、有利于节水和农田水利体制机制创新、与投融资体制相适应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农业用水价格总体达到运行维护成本水平,农业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普遍实行,可持续的精准补贴和节水激励机制基本建立,先进适用的农业节水技术措施普遍应用,农业种植结构实现优化调整,促进农业用水方式由粗放式向集约化转变。
二、政策依据
《江西省2021年度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赣水农字【2021】5号)
三、主要内容
(1)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重点,解决有人管的问题:
农业生产方式发生变化,传统投劳基础逐渐瓦解,部分农田水利工程“有人用、无人管”,供用水矛盾日益凸显,创新农田水利运行管护机制,迫在眉睫。
需要着眼规范和加强农田水利工作运行管理和维修养护,落实农田水利工程责任、监管、运行、维护等“四个主体”,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区分骨干工程与田间工程,建立名录,明确主题,落实责任,强化监督,保障农田水利工程正常运行。
骨干工程通过政府向社会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符合条件的专业化服务队伍以物业化维养方式,承担水源工程、骨干工程的运行维养。
田间工程由受益村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用自管”。鼓励和吸引企业、农业合作社等社会资本参与田间工程运行管护。
(2)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焦点,合理测算供水成本
长期以来,由于农业水价标准偏低、覆盖率低,水费实收率低,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维护经费难以得到有效保障,且尚无调价机制。要全面树立“有偿供水”观念,充分发挥格杠杆作用,合理核算农业供水成本,科学制定农业水价,为农业节水提供基础支撑。
应统筹考虑供水成本、用户承受能力、补贴机制建立等因素,进行农业农业供水成本核算、监审,批准。
农业用水定价充分考虑灌区管理单位、政府、群众三方的承受能力,采用“用水户负担水费+政府补贴”模式。
(3)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难点,解决有钱管的问题
农田水利设施,面广、量大、事杂,运行维护任务繁重,用户水费杯水车薪,灌区维护筹资困难,运行维护难以为继,只有建立可持续的精准补贴机制。方可确保农田水利设施长久良性运行。
财政统筹涉农资金,稳定资金渠道。纳入财政预算,加大财政对农田水利工程管护投入力度。形成以农业水费,财政补贴,社会投入等多元化资金筹集机制,确保资金筹集的长效性。
四、2021年度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接下来工作任务
1、年度培训,针对管理人员管护职责,及管护考核要求开展重点培训。
2、建立农田水利工程的骨干工程,田间工程管护目
3、完善水价形成机制,待县发改委监审后,报县政府常务会议研究确定。
4、确定农田水利工程的管护模式,骨干工程由政府购买第三方社会服务的方式进行物业化维养,田间工程由各村集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用水主体自行管护。签订管护协议,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管理到位,让广大用水户满意。
经过五年实践,全省改革方向已清晰,改革路径已明确,改革任务已全面部署。
今年全市12个县(市、区)整县推进改革全面铺开,我县是全省第六批推进县,我县改革时间过半而任务未过半,差距不小,形式十分紧迫。
2021年---2022年全面完成弋阳县大数据发展服务中心改革任务目标,确保改革落地成效,不仅是既定目标,不可改变,更是一项政治任务,坚决实现全市改革面积和完善机制的“齐步走”要求,按时完成改革任务,不拖全市、全省改革工作后腿。
关联稿件:弋阳县大数据发展服务中心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整体推进的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