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秸秆禁烧 从我做起”——致港口镇村民朋友的一封信
【字体:   

港口镇广大村民朋友们:

       你们好!

       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是当前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举措,需要广大村民朋友积极配合,自觉投身到秸秆禁烧工作中来。

一、秸秆是什么?

       秸秆是指成熟农作物茎叶(穗)部分的总称。通常指小麦、水稻、玉米、薯类、油菜、棉花、甘蔗和其它农作物(通常为粗粮)在收获籽实后的剩余部分。

二、秸秆焚烧的危害

       秸秆焚烧是将农作物秸秆用火烧从而销毁的一种行为。秸秆焚烧对重污染“雾霾”天气的形成和加重起到推波助澜作用 ,并产生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与其他生物健康形成威胁。

       1.引发交通事故。影响道路交通和航空安全。焚烧秸秆形成的烟雾,造成空气能见度下降,可见范围降低,直接影响民航、铁路、高速公路的正常运营,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影响人身安全。

       2.引发火灾。秸秆焚烧,极易引燃周围的易燃物,导致“火烧连营”,一旦引发大火,往往很难控制,造成经济损失。尤其是在山林附近,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3.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农田质量下降。秸秆焚烧使地表中的微生物被烧死,腐殖质、有机质被矿化,田间焚烧秸秆破坏了这套生物系统的平衡,改变了土壤的物理性状,加重了土壤板结,破坏了地力,加剧了干旱,农作物的生长因而受到影响。

       4.危害身心健康。秸秆焚烧产生的烟雾中含有大量的氮氧化物、光化学氧化剂和悬浮颗粒等物质。当可吸入颗粒物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对人的眼睛、鼻子和咽喉含有黏膜的部分刺激较大,轻则造成咳嗽、胸闷、流泪,严重时可能导致支气管炎发生。秸秆焚烧区域、时段均相对集中,大量烟雾对中老年和儿童及患有呼吸道疾病的人造成很大影响。

       5.污染大气环境。农作物秸秆中含有氮、磷、钾、碳氢元素及有机硫等。特别是刚收割的秸秆尚未干透,经不完全燃烧会产生大量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碳氢化合物及烟尘,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在阳光作用下还可能产生二次污染物臭氧等。而且焚烧秸秆时,大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三项污染指数达到高峰值。

三、秸秆禁烧相关法律法规 

       违规焚烧秸秆是一种违法行为,县政府已经颁发禁火令,全县区域内任何时候、任何单位、任何个人都严禁露天焚烧秸秆,违者要依法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禁止焚烧秸秆,违者将被依法进行行政处罚,发现一起,将施行顶格处罚,情节严重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秸秆综合利用方法

       1.机械化秸秆还田。用机械将秸秆打碎,耕作时深翻严埋,利用土壤中的微生物将秸秆腐化分解。另一种秸秆回田的有效方法是将秸秆粉碎后,掺进适量石灰和人畜粪便,让其发酵,在半氧化半还原的环境里变质腐烂,再取出肥田使用。

       2.培育食用菌。将秸秆粉碎后,与其他配料科学配比作食用菌栽培基料,可培育木耳、蘑菇、银耳等食用菌,能有效地解决近几年食用菌生产迅猛发展与棉籽壳供应不足的矛盾。育菌后的基料经处理后,仍可作为家畜饲料或作肥料还田。

       3.制取沼气。稻草秸秆等属于有机物质,是制取沼气的好材料。将种植业、养殖业和沼气池有机结合起来,利用秸秆产生的沼气进行做饭和照明,沼渣喂猪,猪粪和沼液作为肥料还田。此种方式是生态农业良性循环的良好模式。

五、对秸秆禁烧的相关意见

       为全力做好港口镇秸秆全域禁烧工作,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大气污染,我们倡议:

       一、要树立生态环保意识,充分认识秸秆、荒草焚烧的严重危害。焚烧秸秆、荒草不仅造成环境污染、容易引发火灾,还会破坏土壤结构、降低农田质量。

       二、要积极响应号召,做到不乱堆乱放、随意焚烧秸秆、荒草,不点一把火、不烧一分田、不冒一处烟。

       三、要积极采用秸秆粉碎还田、打捆离田等方式变废为宝。合理采用秸秆还田措施,可以改善土壤结构,促进微生物活力和作物根系的发育,促进农作物增产增收。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秸秆禁烧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是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的重要任务,是全体公民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希望广大村民积极响应秸秆禁烧号召,遵纪守法,珍惜环境,爱护家园,从我做起,从自家做起,坚决杜绝焚烧秸秆行为,确保“不点一把火、不冒一股烟”。我们共同努力,让天空更蓝,空气更清新,生活更美好!

港口镇人民政府宣

2023年10月8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阅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