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看过来
上午的阳光,驱散了清晨的风寒。当清湖乡小学“最美班级”考评组赶到“终点站”——清小本部时,已近中午。
清湖乡副乡长方钱明、县教研室副主任汪政胜,清湖中心小学校长邵长生,以及清小部分班子成员参与考评。
“迎接”他们的,是流动的字幕、整洁的场地、明艳的花叶、以及微笑的“园丁”……
中心本部,是全乡小学的“龙头”,校园文化建设也理当走在前列。
近年来,随着其他村完小条件逐步改善,师资持续更新,质量显著提升,各方面的“快进”势头,让本部的校长和老师不敢大意。本学期伊始,通过开会动员,活动推进,培训提高,参观借鉴等途径,四面出击,连续整改,全方位实施有效教育,常态化培育校园文化。
班级文化建设,作为创建校园文化的中心环节,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学校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既扶又放,循序渐进,在班级内外,精耕细作,精彩继续。
走廊上方,古诗词和励志语相得益彰;教室四周,黑板报、图书角、展示板和提示语,更是异曲同工。文以化人,教以育才,从来都不可或缺。
办公室里,老师们时而伏案劳作,时而落座歇息,这里的环境和氛围,直接影响老师的身心状况,也关乎课堂内外的育人效益。
因此,这里的文化气息,只能浓厚,不能淡泊;只能惬意,不能乏味。
几经尝试,刷新后的文创,更加厚实、雅致、灵动、贴心。
位于综合楼的教导、工会、财务等办公室,也布置得清爽、温馨,文字、图片、花草、器物,处处散发着人文气息。
教学楼中,一个个“上下求索”的学子,一张张纯朴灿烂的笑脸,就是校园里最美的风景。
最美的风景谁描绘?当然是辛勤的园丁们。校园内外,到处闪现先生忙碌的身影;网络上下,时刻传递老师诚恳的心声。
在人生价值多元,教育诉求繁杂,社会风气复杂的当下,教育工作者面临更多更大的考验,更需要全社会的理解与支持。
家长和其他监护人,同样是孩子成长路上离不开的同伴。家庭教育在孩子人格形成,亲情培育,习惯养成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而长久作用。最美家长最幸福!
校园文化,如山泉,流淌在字里行间;似朝气,弥漫在言谈举止;像光影,掩映在草青叶绿;若清风,徜徉在鸟语花香……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从清早到正午,一行人沿弋清公路,赴余坞,入汪家,抵庙脚,访虎山,看洋里,探南团,进龙山,到本部,一路走,一路看,一路评,一路说。
最后,大家根据见闻和感想,给出相应评价,并当场汇总,评出自己心目中的最美班级、最美校园。
不久,大红榜单新鲜出炉:汪家小学“班班通”;三所完小进三甲;中心本部遍地花……
“天道酬勤 ”。虽然名额有限,但是机会无限:进步就是一百分,成长就是好样的!
“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
文创评比虽告一段落,班级和校园文化建设却未有穷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