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寻找“走失”的污水处理费
【字体:   
 【时间:2018年05月07日】 【来源:湖北省仙桃市审计局】字号: 【大】 【中】 【小】  2018年春节前夕,湖北省仙桃市审计局根据省厅统一安排,派出审计组赴B区开展全省水污染防治专项审计。水污染防治专项审计责任大、任务重,是服务打好“三大攻坚战”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该区水资源丰富,一江三河贯穿全区,城区建有污水处理厂2座,设计污水处理量9万吨,辐射周边居民近20万人。  细查深挖  审计疑点浮水面  审计伊始,审计人员与该区水务局、环保局、财政局的相关同志座谈后,得知该地除少数企业用水由区水务局代征外,其他生活用水和经营性用水的污水处理费均由城区2个供水公司随水费代征。2个供水公司中一个为国有,另一个为民营。区物价局近年来一直未对供水公司收费行为进行监督检查。  根据座谈了解的情况,审计人员对民营供水公司污水处理费收缴情况进行了调查。随机抽查了2017年水费征缴前台数据中10名用户的缴费信息,并按照物价部门的核定水价标准,对水费、污水处理费的收取情况逐一核对,没有发现异常。但此时民营供水公司接待人员神情紧张,审计人员不禁提高了警觉,继续扩大抽查面。在抽查到20多名用户时,发现某用户一年内缴费标准不一致。接待人员解释说,可能是操作员疏忽搞错了。审计人员迅速调阅了该用户3年来的水费和污水处理费缴纳信息,发现该区物价部门2015年以来均未对水费进行调价,民营公司可能将部分月份的污水处理费并入水价内,没有单列出来,存在隐瞒污水处理费的情况。  整合资源  多方调查明思路  为了避免打草惊蛇,审计人员暂时认可了对方的托词,提出要调取近三年的水费收缴后台数据库。接待人员以公司为了节省经费、A软件公司近年来一直没有对后台数据库进行更新维护为由百般推辞。审计组立刻向省审计厅请示,从局内增派计算机人员予以技术支持。一名同志与计算机人员组成专班,现场与该软件公司取得联系,要求其按时提供后台数据,并做好后续比对分析。审计组其他人员根据疑点问题,查阅中介机构对2个城区供水公司污水处理费征收情况的审计报告,从物价部门调取了B区近三年来水价、污水处理费征收文件,进一步掌握了民营公司水费收缴流程,综合分析查找征收环节可能存在的问题,确定数据分析重点事项。  去伪存真  推翻狡辩还真相  经过与A软件公司多次联系、反复确认数据,审计组终于取得水费收缴后台数据。拿到数据后,为了进一步查实审计疑点,审计人员经过近一个星期的大数据分析比对,终于发现:2015年至2017年,民营供水公司有1.83万户非居民和居民水费收取标准分别为3.15元和2.26元,均高于区物价局核定水价2.35元和1.66元,分别超过标准金额0.8元和0.6元,超出金额与该区污水处理费核定标准一致,初步认定为民营供水公司擅自将污水处理费作为水费入账。审计情况出来后,审计组立刻将审计结果向民营公司进行了反馈,并提供了全部电子数据,要求该公司核实。而民营公司拒不承认将污水处理费作水费入账,只承认多收水费100多万元。他们解释说,当前农村水价高于城区水价,而现有用户均为农村用户,是系统管理人员操作失误,将部分农村用户登记为城市用户,所以才出现了多收水费的问题。  针对此情况,审计组及时沟通,向当地政府反映了情况,取得区政府的支持。并积极宣讲政策,告知民营公司多收用户水费是侵害人民群众利益,隐瞒污水处理费是侵占国家利益,两者都是政策所不允许,必须实事求是的说明情况。同时为推翻民营公司说法,审计人员进一步对数据进行了分析,发现有3501名用户三年收费流水中有9909次将超收金额作水费收取,有47434次作污水处理费收取。同时,通过抽查100名用户登记地址,发现有60多名为城区用户,并非民营公司所称所有用户均为农村用户。  几经辗转,民营公司终于承认,他们将7819户10.58万笔200多万吨供水的污水处理费120多万元作水费入账,提高标准多收9688名用户水费60多万元。在审计撤点前,该公司已将120多万元污水处理费缴入国库,将多收的60多万元水费计作预缴存入用户水费账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阅读
Baidu
map